时间: 2025-02-14 04:05:35 | 作者: 火狐体育在线官方网站
伴随着2025年元春旺季即将结束,白酒行业正在发生各种微妙变化,已经让从业者纷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总体销售不旺,名白酒企业2024年度业绩表现总体不热,2025年开年来白酒股票市场表现不够强势……种种迹象都在朝向下的趋势前进,依托汇量发展实现增量的周期似乎已结束了,未来行业将怎么样?
行业已无汇量式增长机会,白酒产量八连跌,累计跌掉了943.9万千升,跌到了2007以前的水平,如果2025年继续跌下去,要跌到2006年的水平397万千升。
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白酒产量(折65度,商品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2024年,四川白酒产量136.7万千升,同比下滑7.1%
主流酒企增速及业绩下滑,企业汇量式增长已失灵。2024年已公布的主流中国白酒企业业绩都处于增速下降、业绩下滑的状态,行业2025年纷纷下调市场预期,表现出谨慎的市场预期。
:2024 年净利润同比预计下降 76% - 82%,达到 3.2 - 4.2 亿。
:2024 年度净利润下降 97.2% - 98.1%,预计净利润 1000 万 - 1500 万。
3: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275 亿元,同比下滑 9%;归母净利润 86 亿元,同比下滑 16%,第三季度更是下滑严重,营收同比下滑 4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73%。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亏损、退出加快,市场汇量主力军被进一步削弱,仅三分之一的规模企业亏损,仅三成的规模企业减少,进一步坐实了市场汇量周期终结的讯号。行业规模企业逐年下滑,中小微企业生存艰难,越来越的企业已经无力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核心产区投资热消退。
从2013年到2023年,白酒制造业规模以上公司数从1423家减少至963家,反映出行业内竞争愈发激烈。此外,规模企业的亏损面也从2020年以来也是一路走高,白酒规上企业亏损数量如下:2020年亏损公司数:170家。 亏损面:16.35%。 2021年:192家。 亏损面:20.02%。 2022年:169家。 亏损面:17.55%。 2023年 :265家。 亏损面:26.7%。 2024年亏损公司数:数据未公布。
此外,这两年在酱酒热的带领下,茅台镇酱香核心许多二线酒厂销售经理收入一下子就下降。中小酒厂依赖贴牌生产,利润空间存在限制,在中高端扩容、低端挤压的竞争格局下,不得不低价竞争,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不少酒厂接受低利润甚至亏损订单,部分企业已退出市场。2023 年茅台镇酒企注销数量达 477 家,同比增加45%,2024 年 1 - 4 月注销数量达 255 家。
随着饮酒人群和饮酒场景的减少,过于行业依托于人口红利和消费场景红利的增量的时代已结束,行业郑重进入没有人口红利且消费场景不断减少的尴尬缩量局面。
当前白酒行业乃至中国经济,都在面临着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的挑战。作为钟爱白酒的主力军,60后、70后、80后的消费正在慢慢地退出白酒消费市场,而新兴的消费主力军90后、00后对白酒的消费欲望不高,他们的购买频次、饮用频次、单次饮用量都相比来说较低。因此,造成白酒消费市场表现遇冷。
2024年除了受宏观环境影响外,白酒行业进入了消费疲软期,市场比过去几年较差外。白酒的消费场景确实在减少。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简单、便捷的餐饮方式,传统的白酒消费场景如宴席、聚会等正在被别的形式的消费所取代。此外,年轻消费者更偏爱低度化、果味化的饮品,这也对白酒的消费市场构成了冲击。
在汇量周期已结束缩量竞争周期的大背景下,消费市场的疲软以及经济换轨周期的到来,如同双重枷锁,让白酒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所有曾经被市场过热追捧的资产,都在回归其理性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更是改变了市场的竞争格局。消费者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更方便快捷,对于产品的价格和品质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议价能力明显地增强。这使得白酒企业在价格策略上愈发被动,坚守原有价格体系变得难上加难。一些中高端白酒品牌,过去一直维持较高的价格定位,但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信息透明化的冲击下,不得不适当调整价格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白酒行业在缩量周期下,产量下滑、消费遇冷、价格倒挂、市场不旺……未来市场是不是已经无险可守了。已步入2025年的中国白酒行业该怎么样应对新的周期?
面对如此严峻的行业形势,白酒企业一定深刻认识到,单纯依靠 “汇量” 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唯有“汇质增量”,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汇质增量的思路下,从产品的质量的提升、渠道品质的提升、技术创新的提升、开拓市场的提升多维度,寻找新的汇质能量来源,减少疯狂内卷厮杀的局面。
“汇质”,即汇聚品质。品质是白酒的灵魂,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于白酒品质的要求慢慢的升高。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能,更注重产品所蕴含的品质内涵和文化价值。在缩量竞争周期中,白酒企业要更看重产品的质量的提升。通过优化酿造工艺、精选原材料、加强质量检验等手段,确保每一瓶出厂的白酒都具备高品质和稳定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还能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白酒企业要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服务。例如,可以开发适合不同花钱的那群人的产品线,如针对年轻花钱的那群人的低度化、果味化白酒;针对商务宴请、家庭聚会等场景的定制化服务。同时,还可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消费的人体验,如通过线上平台提供便捷的购酒渠道和售后服务,或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品鉴体验。
在缩量竞争周期中,白酒企业要积极拓展销售经营渠道和市场。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外,还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社会化媒体等线上渠道进行销售和推广。同时,还可优先考虑拓展国际市场,将中国白酒推向全球。通过多元化的销售经营渠道和市场布局,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品牌是白酒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在缩量竞争周期中,白酒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举办品鉴会、文化活动等方式,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忠诚度。同时,还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经营销售的策略和销售经营渠道,提高营销效率和效果。
中国白酒企业一直被媒体诟病,很多企业大肆的广告宣传投入,却没有在企业责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上进行投入,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社会福祉型企业形象,因此在追求高质量增长的过程中,白酒企业还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环保措施、优化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同时,还可以热情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形象。
总之,步入2025年的白酒行业在缩量竞争周期叠加消费疲软和经济换轨周期的背景下,白酒企业要转变发展思路,从“汇量”到“汇质”的转变是白酒企业穿越本轮周期的关键。通过提升产品的质量、创新消费场景和服务、拓展销售经营渠道和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等方式,实现高质量的增长。这些措施将有利于白酒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白酒企业方可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