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2-14 04:04:06 |   作者: 火狐体育在线官方网站

  伴随着春节的到来,国内各大超市的货架被一波年货热潮淹没,尤其以瓜子和沙糖桔为最热卖。然而,曾几何时红火的糖果市场却渐显颓势,经典品牌“徐福记”也悄然成为热搜的中心,“徐福记成时代眼泪了吗?”的问题引发了消费者的深思。

  作为广东的糖果大王,徐福记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面临着挑战和不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徐福记通过打出“春节年货”这一概念,迅速崛起,成为许多家庭年货必备的糖果品牌。尤其是对于80、90后的消费者,徐福记的糖果不单单是食物,更是一代人的回忆。

  然而,在全民健康意识慢慢地加强的背景下,中国消费市场的结构正在悄然变化。花了钱的人糖果的选择开始减少,健康零食逐步取代了传统糖果,这让曾经占据市场高地的徐福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徐福记的成功与创始人徐家兄弟的努力紧密关联,最初,徐福记只是一间小工厂,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他们在春节漫长的糖果销售季节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与研究与消费者互动,徐福记成功打入了超市渠道,将新年糖的概念推广至全国,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在电商尚未兴起的九十年代,徐福记选择与大型超市合作,设立显眼的专柜,迅速打开了市场。随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徐福记的产品线也逐步丰富,推出了沙琪玛和凤梨酥等多种经典零食,完美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1997年,徐福记的销售额突破1亿,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年年以20%的增幅增长。

  2011年,徐福记迎来了一个重要转折点——获得雀巢的投资,成为雀巢集团的重要成员。许多人曾寄予厚望,认为这将成就双方的进一步发展,然而事与愿违,合作后市场表现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到2014年,徐福记的市场占有率竟跌至国内第三,并遭遇了多次传言称雀巢可能会完全抛售这一品牌。

  显然,徐福记的下滑并不仅仅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在2014年至2016年间,中国糖果市场整体萎缩,尽管花了钱的人甜食的热情未减,但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各种饮品的涌现,糖果市场逐渐被边缘化。人们依旧喜欢吃糖,但更倾向于选择健康和天然的替代品,徐福记的销售开始受到了严重影响。

  面对糖果销量下滑的严峻形势,徐福记决定把希望寄托在多元化的转型上。作为老品牌,徐福记的设计团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推出了一系列标榜高端的糖果新品,包括与米其林厨师合作研发的艺术糖果。这些新产品的价格相比来说较高,试图吸引追求品质的消费者群体,却也因为过于昂贵而阻碍了普通消费者的接纳。

  许多顾客因此转而信赖水果味或坚果味的健康零食,市场中已经充斥着新兴的竞争对手,如马大姐、笑嘻嘻等更具性价比的品牌,徐福记一度感到力不从心。虽然在继续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徐福记也在调整策略,增设了“呈味空间”这样的线验店,力求通过体验向年轻消费者展示其品牌魅力,但实际效果却微乎其微。

  在寻求转型的过程中,徐福记发现了一个新的动力:海外市场。虽然国内市场日益严峻,但全球糖果消费市场依然广阔。借助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徐福记开始探索海外市场,力求将中国传统甜点与糖果文化推广至全球。

  在不断尝试开设海外品牌馆的同时,徐福记也意识到应更多地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健康已成为慢慢的变多消费者的首要考虑,徐福记推出的“0糖”概念和“减糖”系列新产品开始受到青睐,这不仅是在产品构建上贴近市场,更是对消费的人健康需求的强烈响应。

  经历了多年的市场变迁,徐福记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品牌的健康化转型与海外市场探索不仅是应对当下困境的急需,更是求新求变、重新定位的必经之路。未来,随市场的进一步变化,徐福记能否迎难而上,破茧而出,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依然在考验着这位糖果老军团的智慧与勇气。

  在竞争与挑战中,徐福记能否成功蜕变,可以让我们共同期待。无论如何,这个在春节期间依然熙熙攘攘的糖果链条中,徐福记依旧固若金汤的底蕴,将为其新的未来铺就一条道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返回列表
To Top